系列报道八|我校举行中国红色文化教育联盟大型民族音乐剧《华中鲁艺记》研讨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9-21浏览次数:2432

    “学而时习之,编而时演之,文而时化之……”9月20日上午,一场以大型民族音乐剧《华中鲁艺记》为主题的红色教育研讨会在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海路校区举行,与会专家畅所欲言,深入交流。文化部艺术司原司长翟桂梅、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副会长赵国柱、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会长马海莹等专家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陈旭光主持。

 

01h.jpg

 

    作为该剧总统筹,戴永湖副校长从学校基本情况、《华中鲁艺记》主创团队、剧情简介、艺术特色、价值意义、前期准备及社会影响、未来打算等七个方面作了汇报。

 

02h.jpg

 

    与会专家首先点赞了音乐剧《华中鲁艺记》:一是选题好。该剧就地取材,用这座城市、这所校园的红色故事,通过《华中鲁艺记》延续其红色血脉;二是音乐好。融入民歌、苏北民歌小调、盐城地方戏曲等元素,既有慷慨激昂的节奏,又有抒情委婉的段落,既符合现代审美,又能聆听上世纪40年代前后的复古味道;三是表演好。演职人员中,以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作为主体,深度参与融合,自然有力,让人看到了艺术教育的希望。专家们对音乐剧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了提炼,他们认为,该剧揭示了华中鲁艺的“无名草”精神,不屈不挠,不畏牺牲,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当年华中鲁艺师生用热血和忠诚谱写了青春壮歌,今天盐城幼专师生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为当代青年树立精神标杆,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和现实意义。

 

03h.jpg

 

    最后,专家们围绕如何将《华中鲁艺记》打造成精品之作、经典之作,从传唱度、传播度、传承度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的交流。文化部艺术司原司长翟桂梅指出,今天我们在这里研讨《华中鲁艺记》如何优化,其实质就是在思考中国音乐剧未来和发展。

 

04h.jpg

 

    与会的新华社、央视等媒体对研讨会进行了关注、报道。

学海路校区(南校区)地址:盐城市高职园区学海路28号 海洋路校区(北校区)地址:盐城市亭湖区高职园区海洋路28号
版权所有 ©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业学校 苏ICP备16068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