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盐城这片红色热土上,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在烽火硝烟中诞生,铁军文艺号角从此响彻四方。他们挥笔泼墨书华章,举枪卫国保家乡,用热血铸就忠诚和信仰!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吾辈担当。2020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在这难忘的历史时刻,盐城市委市政府领导、省政府参事来到文化艺术中心,走近铁军光辉岁月,聆听鲁艺生命赞歌。
看,青春芳华正绽放,
听,铁军号角仍嘹亮,
9月17日,华中鲁艺师生穿越历史时空,向你、向我,向我们走来……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原创大型民族音乐剧《华中鲁艺记》,以1941年华中鲁艺师生丘东平、许晴、王海纹、方青萍等真人真事为原型,讲述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有志青年怀揣报国之志,告别家乡亲人,来到鲁艺,为崇高理想献出青春乃至生命的可歌可泣的故事。该剧再现了华中鲁艺师生一手拿枪、一手拿笔,用炽热的艺术情感,繁荣抗战文艺,鼓舞抗日斗志,展示了中华儿女的艺魂、军魂和民族魂。
全剧既有大上海的黑暗混乱,也有根据地的阳光明媚;既有大时代的小细节,也有小人物的大气概;既有亲情、友情、恋情和同胞情,也有日伪军的凶残、暴虐和无情;既有青春少女的天真,浪漫和梦想,也有作为革命战土的坚持、执著和无畏;既有碧波荡漾芦苇飘摇的水乡美景,也有如花青春徒遭摧残的真实悲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传承守护是教育的使命担当,守正创新是艺术的价值追求。该剧总策划、出品人、盐城幼专党委书记刘毓航指出,“当下的青年应该绽放怎样的青春姿态,既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教育人应该思考的问题。通过这部剧为新时代青年构筑跨越时空的对话情景,激发他们反思,叩问自己的青春——我们是谁,我们走向何处,我们为未来的青年留下什么,这正是我要打造这部剧的初衷。”
她强调,就学校而言,该剧是立德树人、固本强基的灵魂工程;就盐城和江苏高质量发展而言,该剧为助力地方文明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对新时代中华青年成长而言,该剧打造了一个担起民族复兴重任、筑梦启航的精神高地!
演出结束后,“中国好人”盐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一级警长刘婵谈到了她的观剧感受。她认为,这部剧用活了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地方文化,通过艺术手段再现铁军精神,音乐唯美、思想精深、制作精湛。
已光荣退休的李玲老师感慨地说,学校以推出民族音乐剧的形式回望历史,缅怀英烈,是为了更好的传承红色基因,更是为激励我们在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来自学前教育专业的王文彬同学激动地表示,《华中鲁艺记》将我们的思绪带回战火纷飞的年代,让人热血沸腾,潸然泪下。音乐剧虽短暂,但鲁艺薪火的传承还需我们时代青年一代又一代的接力传承。
大型民族音乐剧《华中鲁艺记》已获批2020年度中国文联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资助项目和江苏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在盐南高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剧将为繁荣地方文化事业、建设“四新盐城”固本强基贡献力量,更向即将到来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新四军重建军部80周年和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建院80周年献礼!